抓制度执行,强化“刚性约束”。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制度引领保障作用,明确负面清单,聚焦政治生态专项教育研究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十二条负面清单”,扎实推进清群清网行动制定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网络言行“十严禁”,明确干部日常言行边界。深化专项整治,常态开展领导干部插手干预行为、违规借贷和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打听干预或请托办事等专项治理,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日常交往,保障依规依纪依法行使纪检监察权力。落实主动报备,严格落实有关规定,个人重大事项、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等事宜按规定及时向组织报备,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
抓协同联动,健全“监督体系”。积极构建单位、部门、家庭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多渠道了解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家庭家风、兴趣爱好等“八小时外”情况。单位层面,定期更新干部廉政档案、个人事项报告、自查情况报告“三类档案”,有效发挥档案资料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问题线索台账式管理,建立线索处置“日研判、周会商、月报告”机制,强化快查快处,释放一严到底强烈信号。部门层面,强化“线上+线下”数据比对,与区公安局、区党群工作部建立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查处协作联动机制,与公检法、信访部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移送机制,通过定期排查、走访回访,及时发现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相关违纪违法问题,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家庭层面,强化与干部家属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全覆盖“廉政家访”,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组织部分干部家属召开“廉内助”座谈会,通过实地走、现场看、当面谈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八小时外生活状态,增强干部家属廉政监督意识,切实发挥好“监督员”作用,形成协同监督良好氛围。
抓组织保障,彰显“关心关爱”。坚持严管厚爱并重,真正把组织的关爱落到实处,丰富干部业余生活,每年开展意见征集和需求摸底工作,“量身定制”各类休闲健身活动,为满足干部不同需求提供服务保障,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赛事和文娱活动,引导干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依托“道德讲堂”适时组织医疗健康和心理知识讲座,引导干部强化自我调适能力,有效缓解工作压力,保持积极健康心态。解决干部实际困难,发挥干部监督室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之家”作用,畅通干部诉求渠道,积极帮忙协调解决干部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体现组织关心关爱。(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黄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