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来源:闽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6-02-03 00:0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6年1月27日在闽清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闽清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许用贵

一、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是: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深入开展“三比一看”活动,坚持主动作为,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努力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预计全县生产总值141.2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5亿元,增长19.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487万美元,增长8.2%;出口总额7.8亿元,增长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2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1元,增长9%。注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八大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年新建、续建县级以上重点项目85项,完成投资56.8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增长25.5%。

坚定不移调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8亿元,增长4.6%,设施农业、订单农业面积分别累计达0.35万亩和12万亩,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亿元,增长14.5%,带动1.95万户农民增收。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投入3220万元实施冬春水利及水毁工程修复,完成桔林等5个乡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除险加固水库5座,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05万亩。工业经济逆势发展。全面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政策,为48家企业兑现帮扶资金856.33万元,为4017家小微企业减免税额895.02万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改造提升存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7亿元,增长7.4%,陶瓷、钢业、水电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8.3%;注重技改提升,小神龙表业等29家企业投入3.47亿元实施技改扩产;持续推进陶瓷企业清洁生产,为44家陶瓷企业兑现天然气技改及用气补助资金2717万元。着力做大做优增量,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金海威机电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浩通管业(二期)等15个项目动工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增长15.8%。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我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陶瓷科技孵化器被省科技厅授予“福建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新增科技型企业3家、省市著(知)名商标4件。园区开发建设持续推进,白金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报省政府待批,坂东箱包园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入驻企业达72家,年创产值53.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9%;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启动区PC构件厂建成投产,园区3600亩大型综合性基地开发以及17个产业链项目招商有序推进;东桥表业园安置区、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工业一期项目正在动建。建筑业持续向好,新增二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安产值351.9亿元,增长54.9%。及时出台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优惠政策,新开工普通商品房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房地产及建筑业入库税收3.68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亿元,增长12.6%,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福州地区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闽清,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特色旅游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83.4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5.31%。投资16亿元的梅溪億心源温泉休闲度假项目已签约,宏琳厝顺利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小神龙表业获评全省首批观光工厂。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落户闽清银行机构达9家,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93%,农业龙头企业“助保贷”业务全面启动。

统筹兼顾促发展,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梅溪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梅溪新城基础设施投入加速,新城“十大工程”完成投资约4.3亿元。动建316国道县消防大队至横五线路口段拓宽改造工程、渡口110千伏变电站、新城防洪整治工程等基础设施,建成新城一、二期安置区和梅埔保障房等商住项目,新城900多户居民全部回迁选房。新城主干三等5条市政道路、闽江公园和大王仑山体公园等一批项目陆续开建,新“三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开展。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城北猴山口、洋桃、原造纸厂等片区改造步伐加快,梅城大街北段等道路完成“白改黑”,持续抓好重点区域建筑景观改造提升和夜景工程,浮头街等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完成梅溪城区段两岸绿化,建成“三镇同城化”绿道,改造提升台山公园,新增城区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发展。对外联接通道加快拓展,合福高速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316国道雄江大桥改建和202省道白樟白洋至坂东华侨商贸城段道路“白改黑”,总投资10亿元的横五线梅溪渡口至云龙段和联一线坂东楼下至云龙段道路全面动建,北溪闽江大桥、闽清北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一期)基本建成,大路桥至潭口桥公路加快建设,完成“镇镇有干线”白中里洋至池园潘亭段、东桥溪沙至朱山段等道路改建工程,硬化农村公路25公里。生态宜居环境持续好转。加强水环境治理,开工建设白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和梅溪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59家。闽江取水口改造工程完工,葫芦门水库、闽江防洪工程福州段(二期)等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大气污染“六个专项”整治,全面实施提升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10台,淘汰黄标车111辆,实施30项重点减排项目,推进建陶企业“煤改气”30家,整治锅炉烟气企业40家,全年PM10颗粒物浓度下降11.7%,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90.4%,提高3.1个百分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62项,完成投资5.6亿元。新培育白中霞溪村等14个美丽乡村,精心打造云龙后垅村等5个市县级幸福家园示范村。塔庄炉溪村等14个村落被评定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强力推进“两违”治理,拆除违章建筑面积43.88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森林县城活动深入开展,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3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6000亩。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和省级园林县城考核验收。

(四)抢抓机遇创优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拓展。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取消县级行政审批项目19项,调整县级行政职权108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增内外资企业  497户、个体工商户1277户,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申报注册资本达30.85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EPC等新型投融资模式有效运用。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完成。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强化“三维”对接,实施“回归工程”,引进博尔达机电等外资项目3项,总投资6100万美元;引进礼恩电缆等民企项目25项,总投资20.55亿元。对外协作范围不断扩大。深入推进对口协作,达成意向项目19项,计划总投资2100万元。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旧村复垦力度,产生土地增减挂钩指标333亩,交易金额达1.33亿元,全年获得上级各类资金14.6亿元,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

(五)持之以恒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7.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7%。51个市县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总体顺利,完成投资约7.07亿元。就业再就业政策有效落实,城镇新增就业219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7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至400元,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一体化,参保率98.7%。建立完善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惠及6507人。重视帮扶救济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县财政出资为城乡低保群众购买补充救助项目保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全年共发放低保金4738.92万元,增长35.81%;优抚安置、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助残工程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60套,基本建成827套,历年配租配售率达87%。县拘留所、看守所和社会福利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达29.15%。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4.82亿元,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水平,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建设力度,启动教育信息化“班班通”项目。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建成金沙等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省璜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年投入1835万元,动建白樟中心小学、坂东文定中心小学等教学综合楼,建成城关中学、东桥大安小学等教学综合楼和县特殊教育学校,启动县第一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和县第三实验小学土石方工程。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白中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和县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启动县中医院和梅溪卫生院迁建工程,新建空白村卫生所18个,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40元。“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9.0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一批图书流通点、健身路径等文体设施,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259场,完成上莲等6个乡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道德讲堂”、“文化下乡”等文体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县第7届运动会。社会治理卓有成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开展,“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县领导干部接访活动形成常态化,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投入1804万元实施道路黑点整治和安保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闽清”建设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达95.83%。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地方志、老区建设、档案、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人防等工作扎实推进。

(六)践行“三严三实”,政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行政效能有效提升。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四个万家”和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持续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全县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9.6%,服务企业常态化、重大项目协调推进落实机制建立。优化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全年受理审批12.4万项,675个审批及服务项目办理环节、时限全面压缩精简。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公开政务信息255条。加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深化“马上就办”,优化绩效管理,加大惩庸治懒治散力度,共效能问责20人次。依法行政扎实推进。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支持政协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全年办复98件县人大代表建议和63件县政协提案,满意率均为100%。全面梳理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事项,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强化政府性投融资和采购项目监管,全年评审政府性投融资项目201宗,核减资金2.46亿元;政府采购9394万元,节约资金528万元。

各位代表,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句号。过去的五年,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着力为民惠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过去五年,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健康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是“十一五”末的1.7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实现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亿元,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16%。累计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220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年均增长20.8%,超过1950—2010年投资总和,是“十一五”投资总和的3.77倍。

过去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36:56.87:24.5调整为2015年的17:56.16:26.34 。农业朝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提升,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38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分别在上海、深圳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股权报价系统挂牌。工业化进程加快,白金工业园区、东桥表业园、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三大园区平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逐步形成陶瓷、建筑、表业箱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从16家增加到41家。第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商贸流通、特色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业态持续提升。建筑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五年来完成建安产值871.96亿元,年均增长123%,是“十一五”总和的6.23倍。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活力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县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健全“四大投”投资运营模式,完成闽清一建等县属集体建筑企业改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行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和全口径预算,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运用BOT、BT等模式建成了一批公用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内外资领域不断拓展,五年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18项,总投资101.29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37万美元,出口总额6.37亿美元。引进中建海峡、大连电瓷等国内知名企业。企业“走出去”实现新突破,中陶、嘉丽等建陶企业在非洲尼日利亚成功投资办厂。侨台外事、对口协作、异地商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五年,是基础配套加快完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建设新城、开发沿江、提升旧城”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城市建设五年累计投入4.4亿元,举全县之力推进梅溪新城开发建设,福银高速公路闽清(梅溪)互通口建成通车,防洪整治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学校、医院、车站、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正式启动,建成22.3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发建设锦江1号、博仕后、蓝波湾等商住小区,新城框架初步形成。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提升,综合整治7条主次道及20余条小街巷,新增道路面积6.8万平方米,城区主街道全部实现电力、通信缆线下地。完成约27.8万平方米的原闽清电瓷厂等五大片区旧屋区改造,“三馆”、“三中心”、天行大桥、洋桃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新增更新公交车33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9条。景观整治、亮夜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闽清对外联接通道增至7条,一步跨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总里程增加到45.08公里,高速公路互通口增加到4个,改造国道、省道、县道124.63公里,硬化农村道路142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1442.9公里。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累计投入14.95亿元,实施“双百工程”、“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推动81个示范村、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社会事业等建设项目250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419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16个乡镇24.21万人安全饮水工程,除险加固水库18座。

过去五年,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累计投入2.61亿元,先后实施校安工程、全面改薄和扩容工程,累计新扩建校舍9.1万平方米,拆除改造校舍危房6.5万平方米。城关小学新校区、第一幼儿园、池园瓷都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闽清一中通过省级一级达标校评估验收。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新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450平方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对外开放,城乡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建成县医院病房大楼、六都医院病房大楼和梅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实施4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累计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6万平方米。县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投入57.5亿元,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254项,有效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65.2%和78.2%。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加快发展,城乡低保、各类生活补助等标准逐步提高,五年累计发放各类低保金、生活补助金2.4亿元。“平安闽清”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市驻梅单位和驻梅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闽清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旅外乡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闽清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传统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融资、库存、创新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稳增长任务艰巨,经济总量比较小,缺少支撑性、带动性强的产业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源税源点不多。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压力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档次偏低。三是落实惠民政策和项目建设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四是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节能减排面临新的挑战。五是城乡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区停车难和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六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建设推进慢,致使为民办实事项目未能全面完成。七是一些公务人员仍存在思想保守、精神懈怠等问题。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暨2016年工作安排

 

“十三五”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闽清进入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十二五”的共同奋斗,闽清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

根据《中共闽清县委关于制定闽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闽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到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超过1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跨越赶超为主题,以三座新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新闽清。

(一)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实力闽清”。以创新增强竞争力,以创新引领跨越赶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实力新闽清”。立足省级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定位,以工业化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景区化方式推动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电商化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着力抓好白金工业园区、东桥表业园、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三大园区平台”建设,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加快建设“制造强县”,改造提升建陶、电瓷等传统产业,培植壮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突出抓好温泉游、乡村游,打造“中国温泉之乡”,打响“名山、碧水、温泉、古民居”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发展优势建筑业,加快建筑总部基地建设,建安产值突破450亿元。

(二)坚持协调发展,打造“魅力新闽清”。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明确定位、提升品位,体现山水相依特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深厚底蕴,全力打造时尚大气的“魅力新闽清”。全力推进梅溪新城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滨江新城。以新城建设带动中心城区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城区重要节点景观及夜景灯光建设,建成闽江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拓展“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形成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依托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着力引进绿色建筑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向云龙集聚发展,鼓励引导人口向梅溪新城集聚,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形成30平方公里的大城关。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坂东、白中、池园、东桥等特色中心乡镇,力争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积极谋划福州大外郊高速环线、城际轨道交通、铁路物流基地、闽江内河航运及货运码头、旅游码头、二级客运站等一批事关闽清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国省干道横五线、联一线闽清段建设,推进国省干道横四线闽清段、梅溪新城至中心城区第二快捷通道、大路至白樟二通道、123县道东桥朱山至闽清北站段等道路建设,改造提升省璜、上莲、东桥、桔林、塔庄等乡镇县道,努力构建“一纵一横两铁三高四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新格局。加快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闽江防洪工程福州段(二期)、葫芦门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修复完善水利设施,构建城乡水利保障体系。协调推进海西二期福州至闽清段、西气东输三线东段福州末站至闽清支线等天然气管网建设,基本实现主要工业乡镇及城区新建商住区天然气管网全覆盖。推动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智慧闽清”建设。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确保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省定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打造新一批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新闽清”。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首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打造舒适怡人、自然清新的“宜居新闽清”。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县,推进“一江五溪”一重山绿化带建设,强化黄楮林、白云山、美菰林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行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0.35个百分点,达到66.37%以上。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升设施运营水平。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及沿溪沿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继续落实“三步走、六专项”实施意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着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切实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

(四)坚持开放发展,打造“活力新闽清”。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打造充满创新力、更加开放的“活力新闽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水电、医疗、农产品等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县属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完善“四大投”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更多投资领域。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中心和村居代办点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出口总值超千万美元的龙头企业,力争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以上。

(五)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幸福新闽清”。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为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倾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幸福新闽清”。更加积极地促进充分就业,“十三五”时期,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质量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化。加快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发展,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化“平安闽清”建设,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十三五”发展再上新台阶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农业总产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调整农业结构,壮大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新发展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粮安工程”,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农业优惠政策,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培育壮大食用菌、蔬菜、茶叶、油茶、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工业理念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良种技术引进和推广示范培训,提升东桥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下祝市级农民创业园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和山地资源,推广中药材、林蜂等林下种养,建设一批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对接旅游业,推进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激活农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土地托管和经营权入股、信托等土地流转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集团,新培育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积极促进“农超对接”,推进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新培育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新增家庭农场10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运作好农业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和推动支农信贷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基础建设,实施水毁工程修复、节水灌溉、河塘清淤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开展新一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突出环境整洁,凸显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持续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加大乡镇土地整治和旧村复垦力度,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力度,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更加突出精准扶贫。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村、少数民族自然村加快发展,提高老、少、贫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深入开展“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扶贫济困活动,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0户。整合部门扶贫开发资金,落实一批精准扶贫重点项目,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扶贫到户、整村推进、异地搬迁扶贫、基础设施攻坚、公共服务提升等“六大工程”,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890人以上。

(二)构筑集聚平台,加速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发展新突破

着力夯实园区载体。加快完善白金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加速推进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和东桥表业园开发建设,打造各具特色与优势的产业集聚平台。白金工业园区要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和园区支路Ⅰ及安置楼一期等项目建设,完成坂东箱包园一期主体厂房建设,力争5家以上大型箱包企业入驻,加快升通管业、元泉机械等10个项目建设,建成康瑞达、明伟达等10个项目,园区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争取上半年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东桥表业园要加快推进安置区、道路、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建设,促成工业一期厂房竣工投产。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要持续推进海云路、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启动园区二期1500亩土地开发建设,力促5个以上建筑工业产业链项目落地动建。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推动建陶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带动建陶行业从拼资源、拼消耗、拼价格的粗放经营,向控制总量、提升档次、提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积极引导高压电瓷通过合资合作、产权流转等方式,实施产业链、价值链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加快大连电瓷(二期)建设,鼓励和盛崇业、维达电器、百纳等高压电瓷企业增资扩产,推进小电瓷企业全面升级改造,促进电瓷产品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促进先亚药业、农博士、浩通管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构筑产业多极支撑格局。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全面加强陶瓷、工艺品、食品、冶金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项,完成技改投资5000万元。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或共建研发机构,承接重大项目,加快县科技馆建设,建成省陶瓷电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完善省级陶瓷科技孵化器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品牌,力争新增创省市著(知)名商标2件以上。深入实施“梅邑英才聚集计划”,加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健全深入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落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各项政策,“一企一策”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抱团取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动校企技能人才培训合作,缓解企业结构性、季节性缺工问题。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纠正和处理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发展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打造县域经济新亮点

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区商贸网点布局,提升解放大街、南北大街、天行大街等传统商业街购物环境及服务功能,鼓励恒翔冠城、百荣新天地、晨光新明珠等商住项目引进大型超市、知名连锁店,打造“慢生活圈”、特色街区,拓展商圈层次,集聚人气促进消费。依托铁路、闽江航运、高速公路互通口,谋划建设闽江综合码头、铁路及高速互通口周边物流基地,加快梅溪、云龙、坂东等乡镇大型综合物流项目建设,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落实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各类电商主体,加快电子商务创业园、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项目建设,力促慧聪网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家政、养老、健康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与城乡相适应的新型服务业。

提升发展特色旅游业。主动对接旅游“高铁时代”,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整合旅游资源,创新精品旅游线路,构筑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抓好白岩山二次招商旅游项目建设,加强白云山、美菰林招商项目规划,提升黄楮林、大明谷、七叠三大温泉景区品位,加快梅溪億心源温泉休闲度假项目建设,打造高端“高山温泉”度假游产品。推动雄江创客小镇项目尽早动建,挖掘陈旸、黄乃裳、吴孟超等名贤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礼乐文化等乡土特色文化,丰富“文化旅游”体验游内涵。结合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生态农庄”,促进阡陌盛世农庄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项目加快建设。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打造全省知名旅游目的地。

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依托中建(福建)绿色产业园建设,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巩固和拓展建筑市场,力争建安产值突破370亿元,推动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跨越。全力支持建筑企业增资晋级,促进九鼎等建筑企业晋升特级,2家二级企业晋升一级,5家三级企业晋升二级。继续落实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出让住宅项目开发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财税金融业创新。坚持内外并举、多管齐下,想方设法培植税源、夯实基础。开展税源普查,强化税收征管,保障税赋公平,做大财政总量。加强财政一体化管理,编制全口径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试编三年滚动预算,实现财政管理规范化。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力度,发挥财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利用“四大投”投融资平台,通过PPP、发债、短期融资、中期票据等方式,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

(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深入推进行政综合执法试点改革,成立县城乡综合执法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简政放权”事项,创新审批服务机制,推行网上并联审批,全面梳理非即办类审批项目,进一步提高当日办结率。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升注册便利水平,完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确权登记发证,稳妥推进流转、抵押等机制建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实行项目分级管理、分类推进,千方百计提高开工率、投产率,初步安排县级以上重点项目78项,年度计划投资82.1亿元。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业主责任制,提高可研深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路线图”,完善项目协调调度、跟踪服务和督查考评机制,全力破解项目报批、征地拆迁等难题。

提升招商选资实效。坚持科学选商选资,注重引进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大和节能环保的利民兴县企业。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整理盘活旧厂房和闲置、低效用地,鼓励企业“零地招商”,实施“腾笼换鸟”,重点对接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深入实施“回归工程”,研究出台总部经济鼓励政策,倡导“乡根”文化,发挥异地商会作用,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积极借助“5·18”、“9·8”等招商平台,强化“三维”对接,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0亿元以上。落实招商优惠政策,全力抓好项目落地,对引进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福州自贸区,主动承接自贸区“外溢”效应。用好扶持外贸发展政策,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推动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扩大工艺品、电瓷、建陶等地产品出口,力争全年出口总额1.32亿美元。加强外经贸合作,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点,拓宽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密切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加大与台湾特色农业、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服务贸易等产业的深度对接,吸引台湾百大企业来梅发展。继续加强与省市部门沟通联系,拓展与马尾、闽侯的对口协作,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进一步维护侨益、发挥侨力,加强与华侨华人社团、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交流联系。

(五)突出产城融合,提升宜居环境,展现城乡建设新面貌

着力打造重点区域。继续实施梅溪新城“十大工程”,年度计划投资4.6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横五线梅溪渡口至云龙段、新城二期路网路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316国道县消防大队至横五线路口段拓宽改造工程,加快梅溪新城至中心城区第二快捷通道新城段和横五线梅溪渡口至石湖段等道路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建,促进新城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积极打造新城商贸中心和商住聚集区,完成渡口110千伏变电站、新城防洪整治工程和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医院、公园、车站、学校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梅溪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切实提升中心城区。推动燕垅里、南山里、猴山口周边及洋桃二期等片区征迁提速,加快原铁合金厂、味精厂、造纸厂、天行大街北段东侧等地块项目建设,形成连片接续开发态势,打造具有现代风貌的城市建设精品。推进洋桃跨溪大桥建设,建成城区一、二期防洪堤外侧自行车休闲道连接栈道,启动城区三期防洪堤外侧自行车休闲道建设,建成城关小学新校区人行天桥和实验小学人行天桥,提升闽清大桥、溪口商贸街等夜景灯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新增更新一批新能源公交车,新建城区中心停车场和城北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个以上,完成大路桥至潭口桥公路新改建工程,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狠抓交通秩序整顿、县容县貌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统筹推进城镇发展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凸显区域特色,加快坂东、白中、池园、东桥等重点区域建设发展,产城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坂东以打造“商贸重镇”为目标,加快“全国重点镇”建设,推进坂东华侨商贸城建设,实施“镇镇有干线”坂东至省璜段道路新改建工程,加快联一线坂东楼下至云龙段道路建设,带动省璜、塔庄、三溪联动发展。白中、池园以打造“工业强镇”为目标,加快白金工业新城建设,带动上莲、白樟、金沙等周边乡镇整体发展。东桥以打造“旅游文化名镇”为目标,依托“两高”贯穿境内以及生态环境优势,实施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和316国道70K—80K路段安全隐患整治(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东桥产业新城建设,整合千年古窑遗址群、万亩杜鹃花和民间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辐射带动闽江北岸3个乡镇发展。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落实“河长制”,深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河道、非法采砂运砂行为,推进梅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完成闽清水务坂东水厂建设和塔山水厂改扩建,保障城乡群众用水安全。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治理工业废气、建筑施工粉尘、道路扬尘等污染,提高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建陶等重点行业清洁能源使用,推进建陶业整体“煤改气”。持续抓好宜居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两违”治理等工作。开展城乡公园建设年行动,完成闽江公园、大王仑山体公园、万旭半山公园、城北森林公园(一期)等4个城区公园建设,每个乡镇新建或提升1个公园。继续实施“四绿”工程,加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完成造林绿化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万亩。争创省级森林县城,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六)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公共服务,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投入,着力抓好拟安排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宜居环境等10大类32项县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逐步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加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督查力度,确保如期完成。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实现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推进,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830套。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计生协会扶贫帮困作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投入1800万元新改建校舍面积6800平方米,新增学位400个。落实第二轮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建闽清三中、坂东湖东小学等教学综合楼,加快县第一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和县第三实验小学建设。倡导尊师重教,推进城乡、校际之间师资交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规范发展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县中医院、梅溪卫生院迁建项目建设,强化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白樟等7个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和整转。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下乡”等各类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县体育馆、县游泳馆建设,积极筹备参加福州市第24届运动会。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闽清”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化解信访积案,提高办结率。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升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注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继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落实民族政策,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抓好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时代的新要求、发展的新重担、人民的新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努力建设廉洁、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一)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一种自我变革、舍利为公的思想境界,一种干就干好、一抓到底的工作韧劲,面对机遇锲而不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着力在打造产业集群、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寻求创新、争取突破。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更大的勇气拼搏进取,以更大的智慧开拓创新,在破解项目建设要素瓶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破除城区管理运行弊端等方面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二)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少说多做,埋头苦干、务实进取,做到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更加及时有效地推进一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开展“三比一看”、“四个万家”、“企业服务月”等活动,践行“三严三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强化公务卡结算管理,切实把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体现在政府运行各环节。紧盯发展形势变化,及时跟进应对举措,做到抢抓机遇不迟钝、解决问题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积压。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必须一抓到底,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

(三)依法行政,创优环境。将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执法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强力推进“马上就办”,以治庸强素质、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开放、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四)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勤政廉政意识,真正把党纪政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保持敬畏之心,扎紧制度之笼,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项目、管资金、管廉洁。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梦想孕育奇迹,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激情创业,给市场以活力,给创新以机制,给企业家以信心,给创业者以舞台,给成功者以点赞,给失败者以宽容,为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新闽清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