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一产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出口、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6个指标达到市确保目标序时进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三产增加值较一季度回落较大,GDP增长较一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9.6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1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3%、75.2%和21.5%。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0.3亿元,增长5.7%,增速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完成5.9亿元,增长5.7%,增速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2位。
(二)工业生产呈现回落趋势。上半年,全县完成规上工业产值83.3亿元,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9%。增幅2-5月份分别为14.2%、13%、12.8%、12.7%、9%,呈逐月回落趋势。位次由第一位下滑到第六位。按行业分产值完成情况:水口贡献最大,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12.7亿元,增长84.4%;建陶、电瓷、工艺品分别增长8.4%、18.8%、31%;钢业下降53.6%。
(三)建筑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县资质内建筑企业9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8亿元,增长1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增长9.5%,位列全市第1位。
(四)第三产业涨幅收窄。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6亿元,增长6.3%,较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0位。相关指标中,交通运输业增长6.4%,较去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增长5.3%,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3.7%,较去年同期下降35.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10.9%,较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长7.4%,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五)社零增长缺乏后劲。由于今年以来还没有新增限上社零企业入库,增长缺乏后劲,涨幅逐月缩小。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5亿元,增长9.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1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6亿元,增长10.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8.1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16.8亿元,增长8.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工业固投缺乏项目。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5.7亿元,增长26.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2.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位。但工业投资缺乏项目支撑,上半年仅完成2.8亿元,增长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8位。
(七)出口市场恢复增长。上半年,海关出口总额3.75亿元,增长12.4%,增幅逐月恢复,由负转正,高于市考核目标9.4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完成7.9亿元,增长29.1%,增速位列全市第1位。地方财政收入(不含基金)4.5亿元,增长18.9%,增速位列全市第4位。政府性基金收入0.98亿元,增长-57.4%。政府性基金支出2.7亿元,增长-5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7亿元,增长17.3%。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84.2亿元,增长10.3%;其中存款余额123.9.3亿元,增长7.7%;各项贷款余额60.3亿元,增长15.8%。